黄石慧管家会计代理

财务到底要不要审合同?怎么审?

最近,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,某公司的财务倒在了审核合同上面!不小心被对方钻了空子,导致公司直接损失 30 万,老板非常生气,开会骂了两个小时,把财务部的骂了一个遍......

灵魂拷问:“财务到底要不要审合同?如何审合同?”这可是个让广大财务人员犯难的大问题,操心受累,还可能费力不讨好!为什么这么说呢?

因为一般合同,都是由公司法务部来审核的,尤其是大企业,都会专门设有法务部门,主要就是帮公司审核各项合同和打打官司。

但是很多公司没有专门的法务部门,所以财务通常会被要求代替法务部门参与合同签署的审核。唉,财务就是一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啊。

财务到底要不要审合同?慧管家会计给大家的建议是:要!

1、合同涉及太多税务专业知识,不审合同税务风险大。

这里列举几个事项:

(1)合同未约定发票类型,最后专用发票难取得;

(2)合同未约定发票开具项目及税率,最后取得低税率的发票;

(3)混合销售合同没区分清楚,最后多缴了税;

(4)交货方式没确定好,提前缴了税。

……

财务如果提前没有对上述这些事情进行考虑,那么后期可能要多缴税,给企业造成损失,同时还给自己招来麻烦。

2、若不审合同,财务人员没办法准确进行会计核算。

会计权责发生制的原则、资产和负债的确认等问题的源头都是合同,只有把控了合同,财务人员才能把账理清楚。

例如,预付的租金,财务只有知道了租金的期限,才能准确的摊销。

3、若不审合同,财务人员没办法做好财务分析和内控。

合同是现金、应收账款、存货管控的起点。

例如,一份销售合同回款周期远大于应收账款的周转期,这份合同要不要签?

企业现在资金流紧缺,什么样的结算方式更有利?

对方的信誉怎么样,货款会不会出现坏账?

 4、做好预算管理,先从合同开始。

合同已经签署,付款时超预算被卡住了,所以财务人员要审合同。

财务人员如何审合同?

财务在审合同时扮演的是利益均衡的角色,不仅要控制风险,也要换位思考,尽量促成业务做成。

需要把握以下方法:

1. 合同对方属于垄断企业,财务人员对各项条款能掌握的主动权很低,那就主要做好风险规避。

例如,前段时间某创业板的公司蹭热点爆出和抖音有合作,违反了双方签订的保密协议,造成了合同解约,股票连着几个跌停。虽然这个事情不都是财务的问题,但也说明了合同执行过程中,做好风险规避必不可少。

2. 用现金流和损益角度分别审核合同。

(1)现金流角度

要保证这个合同的现金流是正的(即合同收入金额>采购金额+相关税费+执行合同直接人工成本)。

其中,采购金额和相关税费易于把握;执行合同直接人工成本包括,工资及“五险一金”和销售绩效,需要考虑项目的执行期限和绩效考核,就需要和业务人员、项目负责人等进行沟通确定,不必太过于精确。

(2)损益角度  

要保证这个合同的利润是正的(即:合同收入金额>支出金额+相关税费+执行合同企业成本)。

其中,执行合同企业成本包括直接成本、间接成本和管理成本,这里就考验到财务人员的成本分析能力和数据挖掘能力。

当然以上只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环境下思考方式,但是,有时一些合同表面上是不合算的,但在战略上却有很大的意义,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。

如果企业本身有预算管理,那么以上的分析可能就更水到渠成了。预算本身就是分析经营现状和预估未来而得出的均衡方案。

根据资金预算来决定货币的松紧,利用内部银行来控制了合同的收款和付款的进度。根据利润的预算来控制价格和存货的周转。

这也更加说明,预算虽然复杂,但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还是非常有用的。

3. 要考虑企业内控和执行成本等隐性成本。

有些合同执行的流程较复杂,涉及到客户、供应商、采购、研发、生产、仓储和销售等多方面,这时企业内控和执行协调的成本就会较高,在审合同时,就要注意这个因素的影响。

4. 要确定合同符合公司内部管理的要求。

例如,合同是否有立项手续、是否符合预算标准、是否符合公司流程。

5.要注意收付款时间、收付款方式和收付款账号。

收款时间:越短越好,资金快速回笼。要注意合同中语言表述,验收后 3 个工作日内付款和验收 3 天后付款,有的时候差的不是一星半点。

收款方式:优先选择电汇,其次选择支票,最后选择汇票。商业汇票存在变现难、贴现难、流转难、到期不能兑付等风险,尽量避免使用。

收付款账号:要准确,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。

6. 违约责任条款、知识产权条款、保密条款、不可抗力和争议解决条款等也不能忽视

这些条款需要专业的法务或律师把关,若没有相应人员需要财务审核时,建议财务去尽力把握好。

7.合同应尽量规避税务风险,最好能作出税收策划。

大家都知道,税务策划是要事先做,合同签订,木已成舟,能策划的空间就非常小。

因此,财务人员要严格审核发票的种类、税率、开具时间、开票内容及规格型号等项目,尤其对于一些特殊事项,例如混合销售和技术转让等内容,提前做好策划,可以少缴税!

综上所述,合同是企业进行各类活动的法律保障,企业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在签订合同的基础上进行的。因此,能够在签订合同这个阶段,对业务行为进行控制,就可以起到预防和规范企业业务行为的效果。

来源:梅松讲税、财税焦点、会计视野、财务第一教室、网络等;由亿企学会整理发布,如对版权有异议,请联系后台删除。

声明:本网站内容供学习、交流使用,不作为实际操作标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出处有误或侵犯到原作者权益,请与我们联系。
财税实务

农民工工资,是否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?

2021-7-24 14:07:41

财税实务

企业公益捐赠需注意哪些事项?

2021-8-1 17:44:35

黄石慧管家会计代理

6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1. 虚拟给电话

    不多说,就是一个赞。

  2. 秋天潇洒

    6666

  3. 粗犷爱宝马

    收费合理,服务贴心。

  4. 现代爱眼神

    不多说,就是一个赞。

  5. 钢笔端庄

    爆赞!

  6. 西牛超帅

    6666
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